对区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152103号提案的答复

石春轩子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普陀区文化建设水平,融入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进程》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提升文化设施功能,推动资源融合发展

普陀区文旅局积极优化区域公共文化设施布局,以崭新的功能定位、规划设计、场景营造等,推动公共文化设施的空间更新与功能提升。通过引进国内体量最大的省级少儿图书馆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长风馆),新建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史料陈列馆,改造提升普陀区图书馆、顾正红纪念馆、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有序推进区职工文体活动中心、真如海心剧院、苏河·梦立方、波克艺术中心等空间载体建设,打造城市文化客厅新标杆。今年,区文旅局将对顾正红纪念馆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功能进行提升,更好地发挥红色阵地的作用,传承“赤色沪西”精神,赓续红色血脉。4月15日,区文旅局和区体育局共同举办2023年普陀区“半马苏河”文旅体活动发布会,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对今年重点文旅活动及体育赛事进行发布和推广,不断加大资源汇聚和共建共享,推动文、旅、体融合发展。

二、打响“半马苏河”文化品牌,推出群文创作精品

区文旅局将持续深耕“半马苏河”文化品牌建设,不断提升“半马苏河”文化旅游节、“苏州河书房”全民阅读项目的品质,深化苏州河主题文艺创作,加大“半马苏河”文化品牌宣传推广力度,不断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举办第三届“半马苏河”文化旅游节,整合区内各级文化场馆、景区景点、知名商圈、文创园区等的文旅资源,策划一系列主题鲜明、品质精良的文旅活动。将活动场地向苏州河畔、文旅商圈等延伸,打造普陀亮丽多彩的“文化秀带”。举办“行走苏州河”市民短视频大赛、上海市第十三届版画展、“画说苏州河”画展、“话说苏州河”系列讲座、苏州河主题现场书法长卷等,以及“艺起苏河”美育课堂914场、“臻美苏河·艺术大课堂”115场、“苏州河书法”阅读分享活动36场,从多个角度挖掘和展示“半马苏河”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加强对全区文艺创作的组织引导和规划,积极开展新时代主题文艺创作。面向全区相关委办局及各街镇征集2023年普陀区新人新作展评展演作品,征集的优秀作品将于“半马苏河”文化旅游节期间进行展演,为群众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提高群众申报作品的积极性。同时,拟推选全门类、近10个优秀作品参加2023年上海群众文艺新人新作展评展演,争取获得优异成绩。

三、联动专业院团资源,提升文化服务品质

区文旅局深化与专业院团的合作,激发多方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打造高品质文化作品和文化活动。2019年,联合专业院团创作演出了反映改革转型和苏州河两岸巨变的大型话剧《苏州河的儿女们》。2021年,推出该剧的精编版,作为“半马苏河”文化旅游节重点参演节目,深入基层演出,惠及更多普陀百姓。今年,区文旅局还将联合上海沪剧院创排《苏河十八湾》,通过演绎苏河两岸的历史变迁,展现“半马苏河”的烟火气和人民性。目前正进行项目的采风工作,预计年底前进行公演。同时,区文旅局将支持上海上艺戏剧社创排话剧《枕岸书香》,支持上海越韵宜川青年越剧团编排大型滑稽戏《幸福村18号》、越剧《彝族星火》,支持半度音乐创作古歌·今人古乐会等,吸引更多专业力量开展文艺创作,打磨文艺精品。与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开展校地合作、交流,开展非遗进社区、进校园、大学生艺术作品展等活动。深化与海上印社、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中国画院、上海书画院等的合作共建,开展文化讲座、展览展示、艺术培训等文化活动。

最后,感谢您对文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您一如既往地给予我们关心和指导。


上海市普陀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3年5月13日




验证码

全部评论